股指:A股震荡调整 期指全线下跌
9月首个交易日,A股震荡调整,沪指跌逾1%,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跌超2%。期指全线下挫,IF、IC和IM跌逾2%,IH跌幅接近2%。周末公布的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创六个月低点,基本面疲软仍令市场情绪偏弱。半年报落地后投资者期待更多政策发力支撑经济和股市。消息上,国家统计局8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稳定。在7月短暂收缩后,8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回升,供需同步扩张但幅度有限。9月2日公布的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4,较7月回升0.6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海外方面,7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持平于2.5%,符合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6%,与6月涨幅持平。美国消费者支出7月稳健增长,表明经济在第三季初仍处于较为稳固的基础上,不支持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可能仅为小幅降息。展望后市,内需提振政策在9月有望陆续推出:地产政策方面,理论上存量按揭利率仍有下调的必要和空间,进一步支持政策值得期待;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未来会通过更多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可能继续降准降息,并继续加大结构性货币工具投放。此外,半年报落地后A股暂时迎来业绩空窗期,且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将共同推动市场悲观情绪修复。
国债:经济弱修复局面延续,债券市场缺乏大幅回调动力
政策动态:8月30日,人民银行官网“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最新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2024年8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一方面,买卖同时操作的模式,减少了对流动性的扰动,净买入1000亿起到补充流动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买短卖长” 意味着央行对于利率曲线“向上倾斜”的诉求没变。8月央行净投放资金1081.4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41773.3亿元,逆回购到期41381.9亿元;MLF投放3000亿元,MLF到期4010亿元。国库定存投放1700亿元。资金利率和票据利率均小幅下行。8月R001月均值下行4BP至1.78%,R007月均值下行1BP至1.88%;DR001月均值下行4BP至1.70%,DR007月均值下行4BP至1.79%。8月PMI继续回落,表明经济弱修复局面延续,债券市场缺乏大幅回调动力。
贵金属:贵金属继续回落 沪银跌幅较深
贵金属早间双双低开,日内行情继续走软,收盘沪银大跌3.82%,沪金也下跌0.69%。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表现稳健增长,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反弹,叠加期市氛围悲观,贵金属双双回落,沪银跌幅较深。7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涨幅持平于2.5%,符合预期。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6%,与6月涨幅持平。美国消费者支出7月稳健增长,表明经济在第三季初仍处于较为稳固的基础上,不支持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可能仅为小幅降息,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反弹,贵金属整体承压。另外,受高温多雨以及部分行业生产淡季等影响,产需两端皆现放缓,导致中国8月官方制造业PMI进一步滑落至六个月低点49.1,工业品属性较强的沪银跌幅较深。据新华社消息,以色列1日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众多民众走上街头呼吁以色列政府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推动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以方人员获释。不过俄乌冲突仍在延续,乌克兰空军8月31日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军当天凌晨再次对乌克兰多个州发动空袭。俄国防部当天发布通报说,过去24小时,俄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击退乌军突击队发动的六次进攻。目前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继续为贵金属提供支撑。
螺纹:市场转差,钢价震荡偏弱
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778.66万吨,周环比降0.28万吨,降幅为0.04%。五大钢材总库存1562.95万吨,周环比降78.92万吨,降幅为4.81%。五大品种周消费量为857.58万吨,周环比增20.51万吨,增幅为2.5%。
本周钢联数据公布,高炉延续大幅减产,其中螺纹钢开始复产,但热卷仍然减产,钢厂利润不佳,部分热卷轧线转产螺纹;近期螺纹钢持续大幅去库,目前老国标螺纹占总库存仅40%左右,9月中上旬旧国标能完成彻底的去库,而随着天气转凉,下游建材需求出现一定回升,价格回上涨后成交好转,导致本周表需大幅上涨;而热轧库存压力仍大,下游出货情况不佳,华北地区厂库持出现上升,库存整体环比持平,表需继续下滑。总体钢材库存压力已较前期有很大缓解。近期铁水陆续见底,钢价负反馈告一段落,钢厂出现复产,导致盘面出现反弹趋势。根据下游反馈,近期板材需求出现一定好转,出口回归盈利,但供应压力仍大,目前电炉又出现复产,唐山地区钢坯库存同样偏高压制钢材价格。
铁矿:市场情绪转暖,铁矿高位震荡
青岛港PB粉现货751(+6),折标准品790;超特粉现货633(+6),折标准品859;卡粉现货889(+4),折标准品846;主流定价品为PB粉现货751(+6),折标准品790,01主力合约基差30。
整体来看,前期价格下跌过程中抑制刚需在价格稳定后回补,带动建材需求短期回升。另一方面,由于建材产量过低,在价格上涨和钢厂利润修复后,复产预期上涨带动原料上行,短期跟随成材呈现反弹格局,但考虑到下游需求依旧偏弱,中长期铁矿过剩格局未变。
双焦:焦煤持续低库存,双焦向弱运行
山东港口准一现汇1740上下,仓单成本1916左右,与主力合约基差-80;吕梁准一报价1450,仓单成本1805,与主力合约基差-192;天津准一报价1450,仓单成本1770,与主力合约基差-226;山西中硫主焦报价1500,仓单价格1350,与主力合约基差-21;蒙5#原煤口岸报价1150,仓单价格1413,与主力合约基差+42。澳煤低挥发报价216美元,仓单价格1348,与主力合约基差-22。
焦炭市场延续弱势,近期钢材市场情绪好转,少数焦炭贸易商进场拿货,钢厂采购多维持按需采购,铁水产量维持下滑趋势,部分焦企有捂货行为。一个月内焦炭连续七轮提降落地,累积350-385元/吨。
焦煤随着黑色系盘面再度反弹以及钢材现货价格上涨,市场氛围有所好转,部分产地煤价上调30-70元/吨,竞拍市场成交氛围回暖。钢厂利润有所修复,部分下游仍保持观望状态。进口蒙煤方面,近期口岸市场成交氛围回暖,贸易商心态好转,目前蒙5原煤在1170-1180元/吨左右。
铜:高铜价抑制需求
7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102.82万吨,环比增加2.32万吨,增幅为2.31%,同比上升11.05%,且较预期的101.66万吨增加1.16万吨。1-7月累计产量为694.65万吨,同比增加46.14万吨,增幅为7.11%。8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100.34万吨,环比下降2.48万吨。
8月23日电解铜制杆开工率80.55%,周环比-0.55个百分点;再生铜制杆开工率18.92%,周环比+3.39个百分点。终端方面,1-7月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947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年电网投资对铜需求仍有托底作用。空调方面,9月家用空调排产1054.2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增长8.8%,内销延续弱势,但外销维持强势,企业库存上升。
ME铜库存32.3万吨,COMEX铜库存3.9万吨,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27.91万吨,保税区库存7.39万吨。
铝:宏观情绪降温,铝价高位震荡调整
据SMM统计,2024年7月份国内电解铝产量368.3万吨,同比增长3.22%。7月份云南省内电解铝厂均恢复至满产运行,加之内蒙古新增产能及四川省零星产能复产的产量贡献,国内电解铝产量维持同环比增长态势,但淡季背景下,棒厂等中间加工厂减产或检修影响,本月铝水比例再度下跌,本月铝水比例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至70.76%左右。
下游开工小幅回升。铝型材开工率51.2%,环比持平;铝线缆开工率69%,环比持平;铝板带开工率70.4%,环比持平。
国内氧化铝基本自给自足,进口依赖度较低,海外复产不及预期短期实质影响不大。国内铝土矿复产仍较缓慢,铝土矿库存下滑,下游电解铝复产。
镍:供应干扰,镍价高位震荡据SMM调研,7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达到15925吨,较上月减少2.21%,同比增长39.75%。7月份国内锡矿进口量为1.50万吨(折合约6429金属吨),环比增长17.56%,同比减少51.20%。1-7月累计进口量为10.6万吨,累计同比-26.23%。7月份国内锡锭进口量为840吨,环比344.44%,同比-61.34%,1-7月累计进口量为8481吨,累计同比-49.49%。
据SMM统计,7月焊锡开工率71.6%,月环比减少1.1%,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72.2%,月环比减少1.5%,中型企业开工率68.1%,月环比减少1.4%,小型企业开工率83%,月环比增加7.5%。7月份的市场动态显得较为平稳,缺乏显著的活跃度。虽然部分下游企业的订单量充足,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众多焊料企业已明显感受到市场需求的疲软态势。特别是在光伏产业订单量不断萎缩的背景下,部分焊料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较大影响,减量现象愈发明显。截至8月29日,LME库存4600吨,环比增加30吨;上期所仓单9864吨,环比增加4吨;社会库存12535吨,环比增加243吨。
豆粕:豆粕库存居高不下,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震荡
9月2日,生意社豆粕基准价为3052.00元/吨,与本月初持平。
据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中国进口大豆985.3万吨;2024年1-7月进口5833.3万吨,同比减少1.3%。
进口大豆到国内港口C&F报价(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单位:美元/吨
类别 | 价格类型 | 9月2日 | 8月30日 | 8月29日 | 8月28日 | 8月27日 |
美湾大豆 (10月船期) | C&F价格 | 460 | 459 | 456 | 458 | 452 |
美西大豆 (10月船期) | C&F价格 | 455 | 452 | 448 | 452 | 446 |
巴西大豆 (9月船期) | C&F价格 | 464 | 461 | 454 | 458 | 455 |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28日消息:监测显示,8 月 23 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 794 万吨,周环比增加 19 万吨,月环比上升 83 万吨,同比上升 278 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 196 万吨,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当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 153 万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上升 15 万吨,同比上升75 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 74 万吨,处于历史最高水平。4 月份以来国内豆粕库存持续增长,从 4月初的 32 万吨增长至目前的近 150 万吨,创历史纪录。
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美国大豆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期8710万英亩,7月预期为8610万英亩,环比增加10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收获面积预期8630万英亩,7月预期为8530万英亩,环比增加10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单产预期53.2蒲式耳/英亩,7月预期为52蒲式耳/英亩,环比增加1.2蒲式耳/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45.89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4.3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1.54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供应量预期49.49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7.9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1.54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24.25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24.25亿蒲式耳,环比持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出口量预期18.5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8.2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25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消耗量预期43.89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3.6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29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5.6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3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1.25亿蒲式耳。
USDA周度销售报,截至2024年8月22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大豆净销售量减少143,600吨,创下年度新低,显著低于四周均值。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24年8月22日当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运72460吨大豆。前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装运56765吨大豆。当周美国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17.62%,上周是14.25%。
海关总署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475,392吨,较去年同期的进口量142,129吨增长234%。
ANEC表示,巴西8月份大豆出口量估计为784万吨,低于7月份的959.4万吨,但是略高于去年8月份的760.8万吨。7月28日到8月3日期间,巴西大豆产量为116.4万吨;8月4日到10日期间,巴西大豆装船出口量可能达到236.7万吨。
巴西全国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预计,巴西8月大豆出口为816万吨,上周预计为818万吨;豆粕出口预计为239万吨,上周预计为224万吨;玉米出口预计为700万吨,上周预计为668万吨。
豆粕期货2501合约,盘面价格震荡。
玉米:现货价格企稳,期货主力合约下行
9月2日,生意社玉米基准价为2325.71元/吨,与本月初持平。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中国进口玉米109万吨,环比增长18.5%,同比减少34.9%;2024年1-7月中国累计进口玉米约1213万吨,同比减少11.5%。从进口来源看,2024年7月进口乌克兰玉米数量约为675619万吨,环比增长5.42%;美国进口玉米约408549吨,环比增长88.14%。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2024年8月16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168万吨,周环比减少23.8万吨;当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计26.3万吨,周环比增加2.80万吨。
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美国玉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期9070万英亩,7月预期为9150万英亩,环比减少8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收获面积预期8270万英亩,7月预期为8340万英亩,环比减少7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单产预期183.1蒲式耳/英亩,7月预期为181蒲式耳/英亩,环比增加2.1蒲式耳/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产量预期151.47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51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47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总供应量预期170.38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70.02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36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总消耗量预期149.65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49.0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60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期20.73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20.97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24亿蒲式耳。
USDA周度销售报,截至2024年8月22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玉米麦净销售量为15,300吨,创下年度新低,比上周低了87%,比四周均值低了93%。
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截至2024年8月22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894,295吨,上周为1,206,699吨,去年同期为599,910吨。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月报,预计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产量为5.58亿吨,上月预测为5.281亿吨,上年为5.218亿吨。大米期初库存不变,仍为1.74亿吨。全球大米贸易预计为5370万吨,略高于上月预测的5320万吨,上年为5340万吨。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756亿吨,略高于上月预测的1.755亿吨,高于上年的1.74亿吨。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巴西8月份玉米出口量估计为668万吨,高于一周前估计的629万吨,也高于7月份的470.7万吨。
咨询机构Safras & Mercado称,截至8月23日,巴西中南部的二季玉米收割工作已完成预期收获面积1471.1万公顷的98.2%,高于一周前的95.3%。
玉米2411合约,盘面价格下行。
PTA/PX
欧佩克+将继续按计划从10月份开始提高石油产量,欧佩克+ 8个成员国计划在10月份将产量提高18万桶/日,这是开始解除最近220万桶/日减产计划的一部分,同时将其他减产计划保持到2025年底。近期需求增长放缓令油价承压,并促使一些分析师怀疑欧佩克+及其盟友是否会按计划在10月增产。原油市场投资者对10月份开始的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原油供应增加的预期进行了权衡,加上美国消费支出强劲,9月份美联储降息程度的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原油早盘涨后下跌。PTA跟随原油在低位运行,PX仍是成本主导价格,成本定价逻辑继续运行,市场等待传统旺季到来,7月纺服零售数据同比负增长,需求持续性改善的概率较低,原油价格受到宏观和地缘消息而宽幅波动,注意相关风险。
乙二醇
开工率 9月2日乙二醇开工率为53.91%,部分装置停车检修导致开工率进一步回落。装置检修 近期有多套乙二醇装置进行检修,如新疆广汇40万吨/年的合成气制MEG装置和北方化学20万吨乙二醇装置。港口库存:港口库存维持在30万吨下方,整体仍在低位水平。
短期来看,伴随下游聚酯及织造开工回升,乙二醇供需结构存进一步改善预期。但现阶段宏观市场对经济衰退担忧尚未完全消除,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可能性仍存。长期来看,2024年乙二醇供需有望逐步修复,但如果没有产能退出或大范围装置检修,乙二醇供需改善空间将有限,供应仍是国内存量装置的博弈以及海外低成本进口的竞争。
甲醇
产能增速放缓与环保政策:中国甲醇生产面临过剩和环保挑战,产能增速放缓,正逐步向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工艺转型。需求端变化:甲醇制烯烃(MTO)需求增速或有所放缓,但传统需求如冰醋酸、MTBE、甲醛等保持稳定拉动作用。进口预期与海外装置影响:2024年下半年,伊朗及非伊装置开工提升,海外新产能释放,三季度甲醇进口量将显著提升。短期甲醇的压制在进口上,关注卸货速度以及港口MTO的装置动态,而基本面后期逐步好转,下游MTO装置部分恢复,对甲醇需求端有一定提振。策略上,宏观情绪缓和,逐步回归到基本面行情,近月短期偏弱,中长期旺季合约并不悲观。
玻璃
8月浮法玻璃市场整体呈现下滑趋势,供应端边际改善但未达预期,房地产表现欠佳,高库存压力下价格持续回落。纯碱和浮法玻璃的供需数据显示,尽管供应有所增加,但需求疲软,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库存压力持续增加。短期内,玻璃市场可能维持供需关系紧张的态势,9月初存在产线点火及放水计划,产量将窄幅波动,短期内需要关注市场对旺季需求的预期和实际的供需动态。尽管供应有所波动,但整体市场情绪仍较为谨慎。长期来看,玻璃需求前景不明朗,供应维持高位,玻璃行业将经历漫长的产能出清才能扭转过剩的供需局面,玻璃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在高库存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价格可能会继续承压,行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调整来应对市场挑战。
尿素
国内尿素市场行情偏弱整理,新单跟进平平,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中国尿素市场上周均价为2088元/吨,较上期下跌0.91%,(跌幅收窄1.8个百分点)。尿素期货主力合约下行,阶段性影响业者心态。供应端,四川、河南、江苏等多地装置检修或短停,但新增装置陆续稳定,山东、新疆、安徽等地装置恢复正常生产,日产维持在16万吨以上,现货供应总体充裕。需求端农业需求仍处用肥淡季,经销商逢低补单,复合肥市场备肥出货阶段,刚需短线跟进,工业刚需随用随采,整体市场信心不足,价格重心下移。部分检修装置陆续复产,现货存增量预期。需求方面,复合肥市场备肥出货持续,肥企开工维持高位,阶段性支撑尿素市场,但基于主要下游流向农需跟进有限,供大于需格局仍存,新单跟进谨慎。综上所述,近期国内尿素市场或偏弱运行,持续关注工业开工负荷及淡储备肥动态。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意见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期货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以上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以上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