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A股震荡上行 期指普遍上扬
A股周四震荡上行,期指普遍上扬,IM涨幅接近1%。市场近期维持弱势震荡走势,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期过后缺乏明确的驱动因素。消息上,近期,湖南、广东、上海等多地出台具体方案,明确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激发消费需求。相关方案扩大了以旧换新支持范围,明确了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补贴标准,同时强调合理拨付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截至9月3日,今年以来全国发行地方债逾5.3万亿元,新增专项债2.6万亿元。其中,8月发行地方债约1.2万亿元,创年内新高。海外方面,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录得47.2,较7月创下的11月以来最低水平46.8回升,但已经连续第五个月低于荣枯线,且不及预期的47.5。同日另一份报告显示,美国8月S&P Global制造业PMI终值为47.9,同样不及市场预期,且景气程度进一步低迷。展望后市,内需提振政策在9月有望陆续推出:地产政策方面,理论上存量按揭利率仍有下调的必要和空间,进一步支持政策值得期待;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未来会通过更多操作维持流动性充裕,可能继续降准降息,并继续加大结构性货币工具投放。此外,半年报落地后A股暂时迎来业绩空窗期,且市场流动性压力缓解,将共同推动市场悲观情绪修复。
国债:9月国债收益率在整体震荡
政策动态:8月30日,人民银行官网“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最新公告,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要求,2024年8月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买入短期限国债并卖出长期限国债,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一方面,买卖同时操作的模式,减少了对流动性的扰动,净买入1000亿起到补充流动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买短卖长”意味着央行对于利率曲线“向上倾斜”的诉求没变。8月央行净投放资金1081.4亿元。其中逆回购投放41773.3亿元,逆回购到期41381.9亿元;MLF投放3000亿元,MLF到期4010亿元。国库定存投放1700亿元。资金利率和票据利率均小幅下行。8月R001月均值下行4BP至1.78%,R007月均值下行1BP至1.88%;DR001月均值下行4BP至1.70%,DR007月均值下行4BP至1.79%。8月PMI继续回落,表明经济弱修复局面延续,债券市场缺乏大幅回调动力。当前央行在二级市场实现买短卖长落地,9月国债收益率在整体震荡。
贵金属:市场情绪不佳 贵金属弱势运行
日内延续偏弱姿态,沪金走势相对于沪银较为坚挺。美国制造业数据表现不佳,美股大幅回落,恐慌情绪大增,拖累市场情绪,工业品属性较强的沪银继续下行,沪金跌幅有限。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录得47.2,较7月创下的11月以来最低水平46.8回升,但已经连续第五个月低于荣枯线,且不及预期的47.5。同日另一份报告显示,美国8月S&P Global制造业PMI终值为47.9,同样不及市场预期,且景气程度进一步低迷。数据公布后,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VIX指数跳涨,市场恐慌情绪增加,风险偏好转弱,工业品继续下行,工业品属性较强的白银跌幅较深据新华社消息,乌克兰总统表示波尔塔瓦州遭导弹袭击已致51人死亡。据悉俄罗斯发射两枚弹道导弹击中了乌克兰中部城镇波尔塔瓦的一所军事学院,这是俄乌战争中今年以来伤亡最惨重的一次袭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下令立即展开调查,并称这次袭击破坏了军事通信学院的一栋建筑。
螺纹:市场转差,钢价震荡偏弱
现货方面,钢材现货成交整体偏弱,受盘面持续大幅下跌影响,基本无投机意愿,刚需低价采购为主,期现低价出货。
螺纹价格前期反弹,电炉利润有所修复,供应开始回升,但旺季需求改善不多,螺纹供需格局难改变。热卷价格低位有所反弹,但产量收缩有限,供应压力并无缓解,相应的需求好转并未持续,热卷基本面表现依然疲软。
铁矿:市场情绪转暖,铁矿高位震荡
青岛港PB粉现货751(+6),折标准品790;超特粉现货633(+6),折标准品859;卡粉现货889(+4),折标准品846;主流定价品为PB粉现货751(+6),折标准品790,01主力合约基差30。
整体来看,前期价格下跌过程中抑制刚需在价格稳定后回补,带动建材需求短期回升。另一方面,由于建材产量过低,在价格上涨和钢厂利润修复后,复产预期上涨带动原料上行,短期跟随成材呈现反弹格局,但考虑到下游需求依旧偏弱,中长期铁矿过剩格局未变。
供应端,全球铁矿发运季节性上升,强于去年同期水平,国内港口库存处于高位,短期仍有一定累库压力。需求端,终端需求在淡旺季切换的情况下有所改善,钢厂亏损情况好转,电炉开始逐步增产,高炉复产计划增多,但在终端需求难有实质性改观的情况下,铁水保持相对低位。
双焦:焦煤持续低库存,双焦向弱运行
现货焦炭方面,准一级焦现货报1700元/吨,环比降低20元/吨。焦煤方面,山西低硫主焦S0.7报1645元/吨,环比上涨8元/吨;进口蒙煤市场情绪转弱,现蒙5原煤1170-1180元/吨。焦炭第七轮提降落地,焦煤现货价格下跌。焦炭端,焦企利润持续压缩,焦化厂生产积极性降低,焦炭产量快速减少。需求方面,铁水产量继续下滑,铁水产量有见底,钢厂亏损面维持高位,焦炭需求难见明显改善。短期焦炭价格震荡运行,后期关注焦化利润变化情况。焦煤端,国内焦煤产量持续恢复,进口焦煤供给维持较高水平,形成国内焦煤供给宽松局面;需求方面,焦炭产量加速下滑,焦煤消费环比减少,后期关注钢厂利润变化和下游补库情况。
铜:高铜价抑制需求
7月SMM中国电解铜产量为102.82万吨,环比增加2.32万吨,增幅为2.31%,同比上升11.05%,且较预期的101.66万吨增加1.16万吨。1-7月累计产量为694.65万吨,同比增加46.14万吨,增幅为7.11%。8月国内电解铜产量为100.34万吨,环比下降2.48万吨。
8月23日电解铜制杆开工率80.55%,周环比-0.55个百分点;再生铜制杆开工率18.92%,周环比+3.39个百分点。终端方面,1-7月电网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947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年电网投资对铜需求仍有托底作用。空调方面,9月家用空调排产1054.2万台,较去年同期生产实绩增长8.8%,内销延续弱势,但外销维持强势,企业库存上升。
ME铜库存32.3万吨,COMEX铜库存3.9万吨,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27.91万吨,保税区库存7.39万吨。
高盛对明年铜价下调了近5,000美元/吨。Samantha Dart和Daan Struyven等高盛分析师在报告中表示,铜库存的大幅下降将来得比该行之前测算晚得多。高盛将明年铜价下调至每吨10,100美元,对铜价触及12,000美元时间的预估从之前的2024年底推迟至2025年之后。
铝:宏观情绪降温,铝价高位震荡调整
据SMM统计,2024年7月份国内电解铝产量368.3万吨,同比增长3.22%。7月份云南省内电解铝厂均恢复至满产运行,加之内蒙古新增产能及四川省零星产能复产的产量贡献,国内电解铝产量维持同环比增长态势,但淡季背景下,棒厂等中间加工厂减产或检修影响,本月铝水比例再度下跌,本月铝水比例环比下降1.1个百分点,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至70.76%左右。
下游开工小幅回升。铝型材开工率51.2%,环比持平;铝线缆开工率69%,环比持平;铝板带开工率70.4%,环比持平。
国内氧化铝基本自给自足,进口依赖度较低,海外复产不及预期短期实质影响不大。国内铝土矿复产仍较缓慢,铝土矿库存下滑,下游电解铝复产。
镍:供应干扰,镍价高位震荡据SMM调研,7月份国内精炼锡产量达到15925吨,较上月减少2.21%,同比增长39.75%。7月份国内锡矿进口量为1.50万吨(折合约6429金属吨),环比增长17.56%,同比减少51.20%。1-7月累计进口量为10.6万吨,累计同比-26.23%。7月份国内锡锭进口量为840吨,环比344.44%,同比-61.34%,1-7月累计进口量为8481吨,累计同比-49.49%。
据SMM统计,7月焊锡开工率71.6%,月环比减少1.1%,其中大型企业开工率72.2%,月环比减少1.5%,中型企业开工率68.1%,月环比减少1.4%,小型企业开工率83%,月环比增加7.5%。7月份的市场动态显得较为平稳,缺乏显著的活跃度。虽然部分下游企业的订单量充足,但从行业整体来看,众多焊料企业已明显感受到市场需求的疲软态势。特别是在光伏产业订单量不断萎缩的背景下,部分焊料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到了较大影响,减量现象愈发明显。截至8月29日,LME库存4600吨,环比增加30吨;上期所仓单9864吨,环比增加4吨;社会库存12535吨,环比增加243吨。
豆粕:库存高企,期货主力合约价格震荡
9月5日,生意社豆粕基准价为3124.00元/吨,与本月初(3052.00元/吨)相比,上涨了2.36%。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中国进口大豆985.3万吨;2024年1-7月进口5833.3万吨,同比减少1.3%。
进口大豆到国内港口C&F报价(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单位:美元/吨
类别 | 价格类型 | 9月5日 | 9月4日 | 9月3日 | 9月2日 | 8月30日 |
美湾大豆 (10月船期) | C&F价格 | 472 | 465 | 460 | 460 | 459 |
美西大豆 (10月船期) | C&F价格 | 466 | 460 | 455 | 455 | 452 |
巴西大豆 (9月船期) | C&F价格 | 476 | 469 | 464 | 464 | 461 |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8月28日消息:监测显示,8 月 23 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 794 万吨,周环比增加 19 万吨,月环比上升 83 万吨,同比上升 278 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 196 万吨,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当日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 153 万吨,周环比持平,月环比上升 15 万吨,同比上升75 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 74 万吨,处于历史最高水平。4 月份以来国内豆粕库存持续增长,从 4月初的 32 万吨增长至目前的近 150 万吨,创历史纪录。
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美国大豆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期8710万英亩,7月预期为8610万英亩,环比增加10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收获面积预期8630万英亩,7月预期为8530万英亩,环比增加10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单产预期53.2蒲式耳/英亩,7月预期为52蒲式耳/英亩,环比增加1.2蒲式耳/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45.89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4.3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1.54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供应量预期49.49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7.9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1.54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24.25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24.25亿蒲式耳,环比持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出口量预期18.5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8.2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25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消耗量预期43.89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3.6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29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5.6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4.3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1.25亿蒲式耳。
USDA周度销售报,截至2024年8月22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大豆净销售量减少143,600吨,创下年度新低,显著低于四周均值。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出口检验周报显示,截至2024年8月29日的一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496,860吨,上周为419,563吨,去年同期为407,865吨。本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累计达到44,709,005吨,同比减少14.5%。上周是同比减少14.8%,两周前同比降低15.1%。
ANEC表示,巴西8月份大豆出口量估计为784万吨,低于7月份的959.4万吨,但是略高于去年8月份的760.8万吨。7月28日到8月3日期间,巴西大豆产量为116.4万吨;8月4日到10日期间,巴西大豆装船出口量可能达到236.7万吨。
巴西家园农商公司(PAN)发布报告,预测巴西2024/25年度大豆种植面积为创纪录的4645万公顷,较上年的4569万公顷增长1.66%。豆粕期货2501合约,盘面价格震荡。
玉米:现货价格企稳,期货主力合约震荡回落
9月5日,生意社玉米基准价为2320.00元/吨,与本月初(2325.71元/吨)相比,下降了-0.25%。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中国进口玉米109万吨,环比增长18.5%,同比减少34.9%;2024年1-7月中国累计进口玉米约1213万吨,同比减少11.5%。从进口来源看,2024年7月进口乌克兰玉米数量约为675619万吨,环比增长5.42%;美国进口玉米约408549吨,环比增长88.14%。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2024年8月30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145万吨,周环比减少1.0万吨;当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计34.6万吨,周环比增加7.60万吨。
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美国玉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期9070万英亩,7月预期为9150万英亩,环比减少8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收获面积预期8270万英亩,7月预期为8340万英亩,环比减少70万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单产预期183.1蒲式耳/英亩,7月预期为181蒲式耳/英亩,环比增加2.1蒲式耳/英亩;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产量预期151.47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51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47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总供应量预期170.38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70.02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36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总消耗量预期149.65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149.0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60亿蒲式耳;
8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期20.73亿蒲式耳,7月预期为20.97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24亿蒲式耳。
USDA周度销售报,截至2024年8月22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玉米麦净销售量为15,300吨,创下年度新低,比上周低了87%,比四周均值低了93%。
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截至2024年8月29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965,292吨,上周为917,602吨,去年同期为482,789吨。迄今2023/24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52,033,650吨,同比提高39.6%,上周是同比提高38.8%,两周前同比提高38.5%。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巴西在2024年(1至12月)将出口4100万吨玉米,较2023年的创纪录出口量5556万吨降低26.2%。
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表示,截至9月1日,2023/24年度巴西二季玉米收获进度为99.1%,上周97.9%,去年同期89.2%。玉米2411合约,盘面价格震荡下行。
PTA/PX
新增产能:2024年PTA新增产能较多,预计总产能将达到9000万吨左右,产能增速11.8%左右,开工率:目前PTA装置开工率为82.2%,部分装置负荷调整导致供应增加。近期PX开工率下滑至86.2%,环比下滑0.2%,但依旧处于历年同期高位水平。恒力炼化近期负荷有所下降,浙江石化初步计划9月初歧化装置检修10天左右,PX预计降负荷。盛虹炼化周内负荷有所下降。华东一工厂于9月初停车检修一套重整及歧化装置,其中重整装置属计划外停车,预计持续5天左右,歧化持续10天左右。PTA整体需求恢复缓慢,尤其是终端工厂原料备货提升,但备货量高低分化。出口受阻:受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不确定性影响,PTA出口增速放缓,对表观需求的拉动作用减弱。
乙二醇
原油价格下跌,成本端支撑整体减弱且波动较大,乙二醇开工环比维持于53.91%,随着前期检修装置重启,供应有一定恢复预期。需求上,聚酯开工环比增加至85.41%,织造开工维持在66.07%,部分聚酯装置重启带动聚酯开工小幅回升,昨日聚酯产销环比变化不大,市场等待聚酯淡旺季转变。短期乙二醇港口库存维持低位对价格有一定支撑,但成本端转弱对价格带来较大压力较大,而且市场对需求表现仍有隐忧。综合来看,乙二醇港口库存累库未持续,且仍维持低位,但供应持续增加叠加成本端坍塌,商品弱势氛围浓烈,关注港口库存和装置变动情况。
甲醇
国内甲醇企业开工率和产量出现回升,且海外供应压力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中。据统计,2024年7月我国甲醇进口量为129.02万吨,月环比大幅增加23.29万吨,增幅达22.03%,同比小幅增加3.98万吨,增幅达3.18%。2024年1-7月中国甲醇累计进口量为759.28万吨,较去年同期的795.14万吨,小幅下降4.51%。在外部供应趋增的影响下,国内港口累库节奏有所加快,截止上月底,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的港口甲醇库存量维持在90.08万吨,周环比大幅增加11.12万吨,月环比也显著增加9.25万吨,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5.39万吨,攀升至年内峰值。根据过去几年国内港口累库节奏来看,预计未来一个月内,累库周期仍将延续,高供应和高库存的现状仍难转变,这将导致甲醇行情面临较大压力。
玻璃
浮法玻璃市场供应端一产线改产,整体供需矛盾仍较为突出。华北:市场刚需采购为主,沙河大小板价格延续下行趋势。华东:地区出货不一,浙江、安徽个别厂家降价。华中:需求端补货积极性一般,企业多稳价待市。华南:地区产销情况较好,市场价格走势平稳。当前主流地区企业多降价去库,产销水平略有提升,但中下游订单不足,需求支撑有限。市场拿货情绪偏弱,价格缺乏有力支撑,玻璃企业降价去库,但收效甚微,玻璃库存持续累库,企业库存已达近5年的高位水平,终端需求表现疲软,下游承接力度不足,玻璃供需端弱现实。天然气制玻璃持续亏损,但煤制气、石油焦玻璃仍有利润,尽管部分产线因亏损而冷修,但整体供应下降幅度有限,成本压力使得玻璃生产企业难以通过减产来扭转市场颓势,高供应和弱需求的矛盾持续恶化,使价格重心不断下移。
尿素
上一交易日,国内尿素价格延续大面积下跌,主流地区现货企业报价普遍下调,尿素期货主力合约最低至1814元/吨,持仓量19.1675万手,日增-2039手,基差持稳。本周盘面延续弱势,可见的成本下移和需求走弱,现有的利润情况下难有大幅减产,基本面具体来看,供应端,国内尿素日产回升至18万吨上方,同比处于偏高水平;需求方面,虽然复合肥厂有秋季肥生产需求,但成品走货进度也成为影响采购的重要参考,多数补仓以低价为主,农业方面支撑依旧零星,市场大多偏向谨慎。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意见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期货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以上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以上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