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A股震荡调整 期指普遍下挫
国泰君安利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借贷资金顺利完成增持股票的首笔交易。近期A股持续在3300点附近偏强震荡,目前宏观数据、部委会议召开进入间歇期,市场等待进一步的增量政策。消息面上 10月24日,国泰君安利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借贷资金顺利完成增持股票的首笔交易。在此之前,国泰君安于21日与中债信用增进公司签署《债券借贷协议》;22日完成互换便利业务全市场首单国债换入交易;23日完成互换便利业务全市场首批国债质押式回购交易。保险业新“国十条”发布后首个配套文件落地。金融监管总局10月23日发布《关于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有关事项的通知》,首次明确商业保险年金的定义、范畴,并提出规范性发展要求,引导保险业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保障和财富管理需求。海外方面,美国9月成屋销售下降1.0%至14年低位,受抵押贷款利率和房价上涨拖累。美联储的“褐皮书”调查显示,从9月到10月初,美国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企业的招聘略有增加,延续了近期的趋势,这强化了人们对美联储将在两周内选择较小幅度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展望后市,市场即将进入数据真空期以及政策密集落地期,市场短期驱动因素仍将来源于风险偏好的回升。结构上看,内需相关品种仍需静候信用回暖数据验证,稳增长政策落地预期将对市场风险偏好起到一定程度的提振作用。
国债:经济数据改善 债市先涨后跌
政策动态:10月18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作主题演讲,在发言中表示:目标体系方面,将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已经公布下调存款利率,预计21号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会下行0.2~0.25个百分点。上周央行分别开展了195亿元、683亿元、6424亿元、1326亿元和1084亿元逆回购操作,全周逆回购累计净投放6243亿元。因上周有7890亿元MLF到期且延后续作,逆回购大量净投放主要用于MLF到期压力。结合逆回购及MLF来看,全周净回笼1647亿元。资金面小幅收敛,但整体维持宽松。R001、R007、DR001、DR007周环比分别变动18BP、29BP、8BP、15BP至1.53%、1.81%、1.4%、1.61%。债券供给:本周政府债发行4247亿元,净发行1607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1173亿元,地方债净发行434亿元。发行计划来看,下周政府债预计发行6221亿元,净发行1788亿元。本周专项债发行84亿元,全年累计发行36244亿元,发行进度92.9%。下周专项债发行计划1769亿元。
贵金属:贵金属高位回调 但回调幅度有限
最近公布的美国数据仍有韧性,且其他央行更为鸽派,“特朗普交易”仍在延续,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持续上涨。美国9月成屋销售下降1.0%至14年低位,受抵押贷款利率和房价上涨拖累。美联储的“褐皮书”调查显示,从9月到10月初,美国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企业的招聘略有增加,延续了近期的趋势,这强化了人们对美联储将在两周内选择较小幅度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据新华社消息,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媒体办公室23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军队过去19天内对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及周边地区展开的行动已造成超过770人死亡。目前中东紧张局势仍在延续,且美国大选选情胶着,市场不确定性仍强。
螺纹:市场转差,钢价震荡偏弱
现货市场方面,受期货盘面震荡影响,贸易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主要以降价促销为主。市场投机氛围较弱,导致成交量表现一般,全国建材成交11.82万吨。建材方面,随着部分钢厂的转产与复产工作持续推进,建材产量呈增加趋势。板材方面,其保持较强的消费韧性,后期板材的基本面有望继续改善。整体来看,市场仍在密切关注宏观政策的发力情况,下游需求持谨慎态度。
铁矿:市场情绪转暖,铁矿高位震荡
现货方面,唐山主流品种价格偏强运行,贸易商报价积极性一般。全国主港铁矿累计成交100.2万吨,环比上涨12.71%;远期现货累计成交71.0万吨(5笔),环比上涨4.72%。
整体来看,近期澳洲、南非发运明显回落。目前钢厂利润持续修复,铁水产量增长,铁矿石需求同步回升,但高库存矛盾依旧存在,对矿价高度仍有较强压制。
双焦:焦煤持续低库存,双焦向弱运行
供应方面,Mysteel统计523家炼焦煤矿山样本核定产能利用率为87.2%,环比增0.2%。原煤日均产量196.6万吨,环比增0.5万吨,原煤库存400.5万吨,环比增2.4万吨 ,精煤日均产量77.3万吨,环比增0.7万吨,精煤库存260.4万吨,环比增5.3万吨。部宏观预期减弱,板块信心不足。本周来看:产业方面,煤矿库存压力渐显,下游接受度下降,线上竞拍情绪回落,部分高价资源流拍现象增加,部分新成交价格下滑,焦炭七轮提涨预期降温,原料端信心不足。
产业方面,Mysteel统计独立焦企全样本产能利用率为74.24% ,环比增0.72%;焦炭日均产量67.13万吨,环比增0.66万吨,焦企利润修复明显,全国30家独立焦化厂吨焦平均盈利51元/吨,环比增加21元/吨,焦企生产积极性提升,但随着下游去库放缓,板块情绪逐步下降,市场观望心态渐浓,山西部分焦企对顶装干熄焦进行30元/吨的提涨,目前钢厂暂未回应, 据调研,247家钢厂高炉日均铁水产量 234.36万吨,环比增加1.28万吨,同比减少8.08万吨,钢厂利润下滑后下游采购节奏逐渐以刚需为主,焦炭七轮提涨预期或转为提降,市场交易回归理性。后续关注成材的消费持续性及钢厂复产情况,注意月末季节性影响。
铜:高铜价抑制需求
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布后,四季度经济增长有所改善,政策面偏积极。美国后续降息路径收紧,软着陆预期下通胀水平支撑铜价,但海外总需求压力持续存在。10月基本面情况边际转弱。铜线缆,铜杆周度开工率继续下滑,现货转为贴水交易,社会库存在节后连续累升,“金九银十”旺季预期落空,年内消化20-30万吨过剩量无望;海外COMEX铜继续交仓,LME高位缓慢去化,美金铜现货维持深度贴水。
铝:宏观情绪降温,铝价高位震荡调整
产业方面,国内外氧化铝价格近期同步大幅走高,对电解铝有一定成本支撑;供给方面,国内电解铝在产产能处于历史同期高位,短期持稳运行,进口持续处于亏损状态;需求方面,下游加工业周度开工率环比小幅上升,主要由再生铝合金板块贡献,其他板块周度开工率环比不变,从终端消费来看,目前多板块下游反馈需求增长乏力,有逐渐向淡季过渡趋势,另外四季度后北方天气转冷,线缆、建筑型材等企业开工率难觅支撑,后续开工率有回落风险;社库方面,最新社库62.7万吨,较上周去库1.5万吨,延续去库,下游情绪小幅好转,现货贴水收敛至平水附近。
镍:供应干扰,镍价高位震荡镍矿
精炼镍方面,日内镍价再度回落,下游部分企业逢低入场采购,但整体成交不及上周镍价快速回落之际火爆,今日精炼镍现货成交整体尚可,部分品牌现货升贴水小幅上涨。昨日国内精炼镍现货价报126300-128500元/吨,均价较前日+50元;俄镍现货均价对近月合约升贴水为-150元,较前日+50,金川镍现货升水报1500-1700元/吨,均价较前日-50元/吨;LME镍库存报135096吨,较前日库存-54吨。硫酸镍方面,镍价高位回落,盐厂挺价情绪有一定消退,下游材料厂需求不佳,且九月提前备量透支十月需求,对高价镍盐接受度有限。昨日国内硫酸镍现货价格报27400-27960元/吨,均价较前日-220元/吨。成本端,菲律宾产1.5%品位镍矿CIF报价52美元/湿吨,价格环比前日持平。
豆粕
10月24日,生意社豆粕基准价为3018.00元/吨,与本月初(3186.00元/吨)相比,下降了-5.27%。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9月大豆进口量为1137万吨,环比减少6.37%,同比增加58.96%。巴西是第一大供应国,当月从巴西进口大豆844.52万吨,环比减少17.51%,同比上升22.74%。美国是第二大供应国,当月从美国进口大豆171.15万吨,环比上升745.68%,同比增加1180.18%。
进口大豆到国内港口C&F报价(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单位:美元/吨
类别 | 价格类型 | 10月24日 | 10月23日 | 10月22日 | 10月21日 | 10月18日 |
美湾大豆 (11月船期) | C&F价格 | 469 | 463 | 459 | 455 | 462 |
美西大豆 (11月船期) | C&F价格 | 460 | 458 | 453 | 450 | 457 |
巴西大豆 (11月船期) | C&F价格 | 472 | 470 | 465 | 461 | 468 |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0月18日消息:10月18日当周,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96万吨,周环比下降7万吨,月环比下降53万吨,同比上升17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45万吨,这是自6月份以来国内豆粕库存首次降至100万吨以下。
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美国大豆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期8710万英亩,9月预期为8710万英亩,环比持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收获面积预期8630万英亩,9月预期为8630万英亩,环比持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单产预期53.1蒲式耳/英亩,9月预期为53.2蒲式耳/英亩,环比减少0.1蒲式耳/英亩;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45.82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45.86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04亿蒲式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供应量预期49.39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49.41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02亿蒲式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24.25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24.25亿蒲式耳,环比持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出口量预期18.5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8.5亿蒲式耳,环比持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消耗量预期43.89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43.91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02亿蒲式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5.5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5.5亿蒲式耳,环比持平。
USDA周度销售报,截至2024年10月10日当周,美国2024/25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1,702,700吨,比上周高出35%,比四周均值高出16%。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截至9月26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67.57万吨,上周修正后为49.86万吨。2024/25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累计总量为192.19万吨,上年同期198.95万吨,同比减少3.39%。
据巴西农业部Conab发布的9月预测数据,预计2023/2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1.47382亿吨,同比减少722.75万吨,减少4.7%,环比增加0.02万吨;预计2023/24年度巴西大豆播种面积达到4602.98万公顷,同比增加194.97万公顷,增加4.4%,环比持平;预计2023/24年度巴西大豆单产为3.2吨/公顷,同比减少305.583千克/公顷,减少8.7%;环比增加0.005千克/公顷。
巴西外贸秘书处的数据显示(10月22日消息),10月份迄今巴西大豆出口继续下滑,这可能表明在经历数月强劲增长后,巴西大豆出口供应开始紧张。10月1至18日,巴西大豆出口量为293万吨,去年10月份全月出口量为560万吨。10月迄今日均大豆出口量为209,324吨,比去年同期减少21.5%。
咨询机构巴西家园农商公司(PAN)的顾问10月21日消息显示,截至周五,2024/25年度巴西大豆播种进度为17.83%,一周前为9.3%。
玉米
10月24日,生意社玉米基准价为2141.43元/吨,与本月初(2152.86元/吨)相比,下降了-0.53%。
海关数据显示,2024024年8月份中国进口玉米43万吨,同比降63.9%;2024年累计玉米进口1256万吨,同比降15.7%。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2024年10月16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125.6万吨,周环比增加4.1万吨;当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计51.5万吨,周环比增加9.80万吨。
美国农业部10月供需报告:美国玉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期9070万英亩,9月预期为9070万英亩,环比持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收获面积预期8270万英亩,9月预期为8270万英亩,环比持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单产预期183.8蒲式耳/英亩,9月预期为183.6蒲式耳/英亩,环比增加0.2蒲式耳/英亩;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产量预期152.03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51.86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17亿蒲式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总供应量预期169.89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70.22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33亿蒲式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总消耗量预期149.9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149.65亿蒲式耳,环比增加0.25亿蒲式耳;
10月美国2024/20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预期19.99亿蒲式耳,9月预期为20.57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58亿蒲式耳。
USDA周度出口销售报,截至2024年10月10日当周,美国2024/25年度玉米净销售量为2,225,700吨,比上周高出82%,显著高于四周均值。
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10月15日消息),上周美国农业部出口检验周报显示,上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比一周前减少55%,同比减少8%。截至2024年10月10日的一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430,323吨,上周为947,963吨,去年同期为466,604吨。
据外电10月17日消息,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10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估计为622.3万吨,高于一周前预估的568万吨。作为参考,9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为643.6万吨,去年10月份为802万吨。
原油:地缘风险缓和,重心转向美国大选
IEA月报:将2024年总石油供应预测维持在平均1.029亿桶/日,将2025年总石油供应预测维持在平均1.05亿桶/日;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今年和明年预计为约150万桶/日,其中美洲地区占据了80%的增量。全球石油供应在九月份下降了64万桶/日,部分原因是利比亚产量减少。需求端看,IEA连续第三个月下调了对今年石油需求增长的预测,部分原因是中国消费的放缓给全球前景带来了压力。IEA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从之前的90.3万桶/日放缓至86.2万桶/日,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从95.4万桶/日略微上调至99.8万桶/日。此外,目前预计2024年和2025年的总需求分别平均为1.028亿桶和1.038亿桶。此外,以色列表示反击措施不会针对伊朗石油设施,原油供应短期内出现异常的可能降低,地缘风险有所缓和,市场重心转向11月5日美国总统大选。整体上看,原油市场仍然处于供给收窄与需求放缓之间的博弈状态,全球政治形势依然是驱动原油价格波动的核心。
PTA:成本定价逻辑不变,关注国际油价变化
上周国内PTA周产量140.65万吨,较上周-2.40万吨;周产能利用率81.65%,较上周-1.41%;聚酯行业周度平均开工88.12%,较上周+0.02%;PTA行业库存量在472.19 万吨,环比-0.06万吨;PTA加工费平均在393.62元/吨,较上周-46.84元/吨;华东现货市场最新报4969元/吨。供需方面:据CCF报道,恒力惠州2期250万吨落实检修,个别装置周内负荷小幅变动,至周四PTA负荷下调至80.4%,下游聚酯开工率持平,供需小幅去库。当前国内PTA市场主要围绕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定价,成本定价逻辑不变,关注市场情绪及原油价格变化。
纯碱:基本面偏弱,受市场资金及情绪影响较大
据隆众资讯,截止到2024年10月21日,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63.12万吨,较上周四增加2.99万吨,涨幅1.87%。其中,轻质纯碱69.77万吨,环比增加0.08万吨,重质纯碱93.35万吨,环比增加2.91万吨。当前纯碱供给居高不下,终端需求疲弱,检修期也基本结束,已有企业开始下调价格。供应端甲醇装置产能利用率88.8%,周度产量186.5万吨,较上周减少1.17万吨;中天碱业30万吨,连云港碱业110万吨仍有在11-12月投产的可能性。成本端鄂尔多斯Q5500动力煤价格较上周下跌10.42元/吨至729.33元/吨,西南天然气价格较上周持平稳至2.16元/立方,库存依然处于历史最高。需求端甲醇主力下游需求甲醇制烯烃开工率91.71%,较上周基本持平,北沙河重质纯碱现货价报1500元/吨。整体上看,品种基本面相对较弱,但作为市场活跃品种,受市场资金及情绪影响较大。
玻璃:基本面小幅改善,市场情绪改善
周三国内浮法玻璃华北华东部分厂报价小幅加价,华南华中区域货源价格稳定。上周玻璃产量环比略有下降,下游采购积极性尚可,库存环比小幅下降,最新玻璃库存环比下降5.0万吨至289.2万吨,同比增加43.5%。近期玻璃深加工订单数量环比小幅增加、但低于去年同期。短期玻璃需求略有增加,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现货价格稳定,政策利好提供一定支撑,市场情绪改善。
苯乙烯:供给有所回升,关注库存变化
截至2024年10月21日,江苏纯苯港口库存11万吨,较上期库存上升3.7万吨,环比增加50.68%。截至2024年10月21日,江苏苯乙烯港口库存3.47万吨,较上周期下降0.69万吨,环比降16.59%;截至10月17日,苯乙烯工厂库存量17.55万吨,环比+3.14%从供给端看,多家企业生产装置检修使得当前苯乙烯开工率约在67%左右,仍处于低位水平,整体供应较为健康。最新消息,浙石化三套180万吨苯乙烯装置于周日开始减负,预期近日停车检修30天,检修仍未落地。需求端,终端家电传统消费旺季已过,据隆众资讯,截至2024年10月17日,下游成品库中国PS成品库存量9.1万吨,较上周(10月10日)减少0.19万吨,降幅2.05%;中国EPS样本企业库存约2.14万吨,环比减幅2.73%;截至2024年10月17日国内ABS成品库存量18.11万吨,环比减0.04万吨,减幅0.2%。总体上看,供需双降仍然是市场主要矛盾,季节性需求有所走弱,关注原油价格波动及下游库存去化情况。
甲醇:供需稳定,开工率维持高位
供给方面,国内甲醇开工率为75%左右,较上周小幅增加,同比去年略高,整体供应量能在186万吨左右。兖矿国宏64、奥维乾元20、阳煤丰喜10装置计划重启,预计下周国内供应还会小幅增加。需求方面,据隆众资讯,下游MTO开工增加0.12个百分点至92.91%;二甲醚增加0.18个百分点;甲醛增加0.34个百分点;醋酸减少0.71个百分点;氯化物大幅减少5.50个百分点;MTBE增加0.43个百分点;市场需求总体需求变化不大,下游部分行业旺季即将结束,开工率处于正常水平。库存方面,港口甲醇库存117.4万吨,同比偏高,环比上涨8.7万吨同比上涨15.32%。内地库存环比-2.09万吨。因到港价与内地价依然存在套利空间,导致进口压力大,预计港口库存继续增加。总体上看,目前上游国产供应相对稳定,短期需求变化不大,关注库存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意见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期货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以上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以上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