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700-555
登录
2024.11.18东方汇金晨会纪要
浏览次数: 894
发布时间:2024/11/18

股指:A股午后扩大跌幅 期指普遍下跌

中国10月宏观数据落地,消费增速超预期回升,股市楼市信心提振,市场整体反应不大。消息面上,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4%。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通知要求,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海外方面,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称,10月最终需求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上涨0.2%,与经济学家的预期一致。9月上修至上涨0.1%,前值为持平。10月PPI同比上涨2.4%。核心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5%。美国10月PPI涨幅回升,受投资组合管理和机票价格等服务成本上升影响,这是通胀回落进程停滞不前的另一个迹象。该数据并未改变美联储将在12月第三次降息的观点,但促使经济学家预计10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将会上升。另外,美国最新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下降,暗示在摆脱罢工和飓风影响后,劳动力市场韧性仍强。展望后市,当前投资者政策预期偏高,预期修正或导致市场短期面临一定波动,但结合政策信号基本形成,以及当前资金面相对积极状态,对于市场后市表现不宜悲观。

 

国债:化债方案落地 债市横盘震荡

政策动态: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整体表述更加积极:总体定调由“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调整为“正视困难、积极应对”。对物价的表述上,删去了“维护价格稳定”,继续强调“把推动价格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货币政策基调延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调“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13158亿元。其中,7天逆回购投放843亿元,到期14001亿元。上周资金利率小幅抬升,资金面先松后紧。R001、R007、DR001、DR007周环比分别变动14BP、4BP、13BP、6BP至1.61%、1.8%、1.48%、1.61%。债券供给:新一轮化债方案落地,此次化债方案包括三项内容:1)一次性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6万亿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在2024-2026年期间每年新增额度2万亿元。2)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共计4万亿,该项在2024年已经落地;3)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无需地方政府在2028年之前进行消化。上周政府债发行2595亿元,净发行1173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170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155亿元。

 

贵金属:贵金属暂时止跌

隔夜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国的经济现状并没有暗示联储需要匆忙地降息。因为经济表现强劲,所以联储能谨慎考虑决策。通往联储通胀目标2%的道路有时是崎岖不平的。鲍威尔讲话后,交易员减少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押注,利率期货合约市场预计下月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0%左右,低于此前接近70%的可能性。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称,10月最终需求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上涨0.2%,与经济学家的预期一致。9月上修至上涨0.1%,前值为持平。10月PPI同比上涨2.4%。核心P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5%。美国10月PPI涨幅回升,受投资组合管理和机票价格等服务成本上升影响,这是通胀回落进程停滞不前的另一个迹象。该数据并未改变美联储将在12月第三次降息的观点,但促使经济学家预计10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将会上升。另外,美国最新一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超预期下降,暗示在摆脱罢工和飓风影响后,劳动力市场韧性仍强。

 

螺纹:市场转差,钢价震荡偏弱

长短流程产量同步下滑,铁水继续减产,品种间建材转产至板材,短流程平电转亏,利润下滑导致主动减产;需求方面,市场对政策风险的担忧加深,投机需求走弱,终端工地地产条线资金到位情况转弱,下游需求边际放缓压力增加;库存来看,社库累积,厂库去化,总库存开始转增,但库存绝对值仍在低位。

 

铁矿:市场情绪转暖,铁矿高位震荡

供应方面,本周全球铁矿石发运量环比回落134.3万吨,到港量则环比回升138.4万吨,且根据四大矿山产量目标估算,四季度供应增量有限,上周铁矿石港口库存也有明显下降。且人民币汇率近期走弱,也会对铁矿石估值形成抬升。本周澳巴发运环比下滑,到港回升,整体供应偏平;需求方面,铁水产量继续下滑,需求略有转弱,但仍处于年内高位,整体韧性仍在;库存来看,港口库存去化,钢厂库存略有增加。

 

双焦:焦煤持续低库存,双焦向弱运行

焦炭方面,二轮提降落地,但原料煤价格也下移,多数焦企仍有盈利,整体供应保持高位。需求方面,铁水产量略降,但钢厂降库放缓,建材延续累库,钢厂采购原料谨慎,部分焦化厂累库稍显;投机方面,贸易商观望情绪较浓,投机情绪较弱。焦煤方面,煤矿保持正常生产,供应端维持高位,蒙煤甘其毛都口岸日通车数保持中高位水平,整体进口补充依旧充足。需求方面,焦炭继续提降,下游观望情绪浓厚,焦煤竞拍流拍比例偏高,以跌价成交为主。

 

铜:高铜价抑制需

SMM全国主流地区铜库存下降至16.43万吨,连续四周周度去库,去库速度加快,最近不管是华东还是广东地区下游消费表现都有回暖。国产铜到货量仍少,下游消费方面,铜价持续下跌后终端企业采购量增加。供需面,矿紧还未明显传导至冶炼,加工费TC低位,废铜供应有增加,四季度精铜产量增速仍有回落预期;需求上,现货升水回升,洋山铜溢价回落,铜杆开工回升,显示需求有所回升,库存延续回落。尽管库存仍高于去年同期,但由于铜价持续下跌,部分下游厂商有逢低补货的倾向。然而,从整体来看,目前高库存水平依然是铜价反弹的重要阻力,供需双弱格局显著。

 

铝:宏观情绪降温,铝价高位震荡调整

基本面上,氧化铝供给端,铝土矿供应偏紧问题仍对氧化铝的产能提升造成影响,加之海外氧化铝偏紧缺,令内外报价差距拉开,部分海外需求方想国内寻找供给源,出口窗口打开,国内氧化铝价格提振。此外,因环境问题以及原料问题使国内个别氧化铝厂有检修计划,整体产量将小幅收敛;氧化铝需求端,虽有部分电解铝厂计划检修,但整体影响有限。氧化铝供需将处于供给偏紧、需求持稳的局面。基本面上,电解铝供给方面,因为原料氧化铝的价格强势令成本上涨,有冶炼厂已计划停槽检修,但整体对供应量的影响偏小;需求方面,下游加工企业因海外需求的提升,在原本淡季的阶段订单及排产情况转暖,淡季对其需求影响或将有所减弱。库存方面,国内铝锭库存处于低位,去库效果表现较好。总体来看,沪铝供需或将处于供需紧平衡状态。

 

镍:供应干扰,镍价高位震荡

基本面,原料端受菲律宾雨季将近影响,部分后续仍能少量出货的北部矿山出现上调出货价,后续菲律宾镍矿价格出现回弹的可能性增加,将导致冶炼成本上升。冶炼端国内各大冶炼厂维持正常生产,产量稳中有升;印尼镍铁产能随着镍矿供应恢复,产量也将逐步回升。下游不锈钢厂生产利润亏损,产量持稳略降;新能源三元需求增长乏力,市场采购较为谨慎,因此镍库存增长趋势。

 

豆粕

11月15日,生意社豆粕基准价为3110.00元/吨,与本月初(3034.00元/吨)相比,上涨了2.50%。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9月大豆进口量为1137万吨,环比减少6.37%,同比增加58.96%。巴西是第一大供应国,当月从巴西进口大豆844.52万吨,环比减少17.51%,同比上升22.74%。美国是第二大供应国,当月从美国进口大豆171.15万吨,环比上升745.68%,同比增加1180.18%。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8日消息:10月我国进口大豆808.7万吨,同比增加56.7%,创近4年同期最高;1-10月累计进口大豆8993.6万吨,同比增加11.2%;10月大豆进口金额278.2亿元,进口单价3440元/吨,低于去年同期的4099元/吨;1-10月大豆进口金额3432.5亿元,进口单价3600元/吨。

进口大豆到国内港口C&F报价(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单位:美元/吨

类别

价格类型

11月15日

11月14日

11月13日

11月12日

11月11日

美湾大豆

(12月船期)

C&F价格

451

456

460

463

468

美西大豆

(12月船期)

C&F价格

449

455

456

460

464

巴西大豆

(11月船期)

C&F价格

458

466

470

471

478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11日消息:监测显示,截至11月8日一周,国内大豆压榨量186万吨,周环比回升6万吨,月环比回升32万吨,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万吨,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下降9万吨。预计本周国内油厂大豆压榨量约189万吨。监测显示,11月8日,全国主要油厂进口大豆商业库存616万吨,周环比上升4万吨,月环比下降121万吨,同比上升161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224万吨。主要油厂豆粕库存82万吨,周环比下降17万吨,月环比下降21万吨,同比上升8万吨,较过去三年均值高31万吨。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美国大豆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期8710万英亩,10月预期为8710万英亩,环比持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收获面积预期8630万英亩,10月预期为8630万英亩,环比持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单产预期51.7蒲式耳/英亩,10月预期为53.1蒲式耳/英亩,环比减少1.4蒲式耳/英亩;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44.61亿蒲式耳,10月预期为45.82亿蒲式耳,环比减少1.21亿蒲式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供应量预期48.18亿蒲式耳,10月预期为49.39亿蒲式耳,环比减少1.21亿蒲式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24.1亿蒲式耳,10月预期为24.25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15亿蒲式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出口量预期18.25亿蒲式耳,10月预期为18.5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25亿蒲式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总消耗量预期43.48亿蒲式耳,10月预期为43.89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41亿蒲式耳;

11月美国2024/2025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期4.7亿蒲式耳,10月预期为5.5亿蒲式耳,环比减少0.8亿。

美大豆周度出口报告:截至2024年11月7日当周,美国2024/25年度大豆净销售量为1,555,400吨,比上周低了24%,比四周均值低了24%。

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截至11月7日当周,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检验量为158.80万吨,2024/25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检验累计总量为837.94万吨,上年同期为991.37万吨。

 

玉米

11月15日,生意社玉米基准价为2118.57元/吨,与本月初(2151.43元/吨)相比,下降了-1.53%。

海关数据显示,2024024年9月份中国玉米(2388,9.00,0.38%)进口量为31万吨,同比下降81%。2024年1至9月玉米进口总量为1283万吨,同比下降22.5%。

据Mysteel农产品调研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246.5万吨,周环比增加55.6万吨;当周北方四港下海量共计72.4万吨,周环比增加12.80万吨。

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美国玉米

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里调低了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单产和产量预期。2024/25年度玉米产量调低到151.43亿蒲,较上月预测的152.03亿蒲调低0.6亿蒲,为历史第三产量高点。美国玉米单产调低到183.1蒲/英亩,上月预测值为183.8蒲/英亩,比2023/24年度仍高出3.7%。收获面积维持不变,为8270万英亩,同比降低380万英亩或4.4%。期末库存估计为19.38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19.99亿蒲,但是同比提高10.1%。

美玉米周度销售报告:截至2024年11月7日当周,美国2024/25年度大米净销售量为110,500吨,比上周高出54%,比四周均值高出60%。

巴西外贸秘书处(Secex)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为641万吨,比去年10月的844.8万吨减少24%。10月1至31日,巴西日均出口玉米291,191吨,比去年10月减少24%。10月玉米出口金额达到12.8亿美元,去年10月为19.0亿美元。10月玉米出口均价199.6美元/吨,比去年同期下跌11.4%。

据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的出口检验报告,截至11月7日当周,美国玉米出口检验量为79.30万吨,上周修正后为79.76万吨,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出口检验累计总量为823.49万吨,上一年度同期627.07万吨。

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表示,11月份巴西玉米出口量估计为538万吨,高于之前预估的477万吨,但是低于10月份的592.6万吨,也低于去年11月的700万吨。

 

原油:国际市场需求减弱,美国产量强劲

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发布了11月份《石油市场月度报告》,国际能源署预测,由于美国强劲的产量,2025年每天将有超过100万桶的供应过剩;欧佩克连续第四个月下调了其需求预测。从供应量来看,欧佩克报告预计2025年全球石油市场对参与DoC的国家原油日均总需求4300万桶,欧佩克这一估计是在预测了非DoC的国家2025年将增产的原油日产量而估算出的,而10月份DoC的国家原油日均总产量为4034万桶,除去免于配额的4个国家原油日产量,与当前该组织的目标产量相当。11月14日,金十数据报道,哈萨克斯坦10月原油日产量超额1.7万桶至122万桶;IEA月报,将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调至92万桶/日(此前预期为86万桶/日);俄罗斯10月份石油出口环比下降9万桶/日至730万桶/日,商业石油出口收入环比增长12亿美元至156亿美元。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调至99万桶/日(此前预期为100万桶/日)。宏观方面,美大选结束之后就是美联储议息会议降息25BP。整体上看,地缘风险溢价有所降低,关注美国总统大选后相关政策力度,原油市场整体需求偏弱,关注美国大选后经济政策变化。

 

PTA:成本变化不大,库存小幅增加

据隆众资讯,截至11月14日,国内PTA141.96万吨,较上周+5.66万吨;中国国内PTA周产能利用率82.55%,较上周+3.31%;聚酯行业周度平均88.31%,较上周-0.39%。截至11月14日,PTA加工费平均在366.13元/吨,较上周+8.54元/吨。至11月14日,PTA行业库存量在456.11万吨,环比+1.02万吨,库存小幅增加,短期供需变化不大,现货市场流通性充裕。当前国内PTA市场主要围绕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定价,成本定价逻辑不变,关注市场情绪降温及原油价格变化。

 

纯碱:市场供应依然充足,现货价格平稳

近期国内纯碱个别企业设备检修,产量小幅下滑,但供应依然高位。现货方面,至11月14日,华东地区轻质纯碱主流市场价格1450元/吨,重质纯碱主流市场价格在1550元/吨,价格平稳。供给方面,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11月14日当周,国内纯碱综合产能利用率83.41%,上周85.20%,环比减少1.79个百分点;纯碱产量69.53万吨,环比减少1.50万吨,跌幅2.11%;截至11月14日当周,国内纯碱厂家总库存164.81万吨,较周一增加0.43万吨,涨幅0.26%,较上周四减少2.69万吨,跌幅1.61%,库存有所下降。整体上看,下游需求清淡,产量和库存仍在高位,关注市场情绪及宏观政策变化。

 

玻璃:部分企业出厂价上调,现货成交有所放缓

11月13日,浮法玻璃河北沙河大板现货报1252元/吨,近期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浮法玻璃一线设计产能600 吨/日产线、信义四川 800T/D 均暂时停产,整体供需有一定幅度改善。政策面,工信部修订印发《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进一步优化水泥玻璃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市场供需动态平衡。供给方面,据隆众资讯统计,截至11月7日,全国浮法玻璃日产量为15.84万吨。浮法玻璃行业开工率为77.36%,比31日增长0.18个百分点,浮法玻璃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9.04%;库存方面,截至11月7日,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4892.2万重箱,环比-213.6万重箱,环比-4.18%,同比+18.51%。折库存天数23.0天,较上期-0.8天短期玻璃需求略有增加,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现货价格稳定,政策利好提供有利去库。

 

苯乙烯:到港压力较大,关注库存压力

据隆众资讯,江苏现货高端成交在9000元/吨;低端成交在8750元/吨;截至11月8日,石油苯开工率75.3%,环比-0.1%;库存方面,截至2024年11月11日,江苏纯苯港口库存10.5万吨,较上期库存上升0.4万吨,环比上升3.96%。截至2024年11月11日,江苏苯乙烯港口库存3.25万吨,较上周期增0.64万吨,环比增24.52%;截至11月07日,苯乙烯工厂库存14.33万吨,环比-12.83%。从供给端看,截至11月8日,国内苯乙烯产能利用率68%,维持低位。需求端,受益于补贴政策,三大主体下游盈利短期能力依然较好,需求较为稳定。总体上看,随着下游企业进入开工淡季,供需双降维持平衡,关注原油价格波动及下游库存去化情况。

 

甲醇:国内企业开工率稳定,需求端小幅下滑

截至11月14日,太仓周均价格收于2476元/吨,环比-0.16%;济宁周均价格2310元/吨,环比+1.01%;广东周均价格收于2460元/吨,环比-0.24% ;临汾周均价格收于2126元/吨,环比+0.66%;鄂尔多斯北线周均价收于1973元/吨,环比+0.25%。供给方面,据隆众资讯,至11月14日当周,国内甲醇平均开工率维持在82.28%,周环比略微增加0.18%,月环比小幅增加1.34%,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7.79%。同期我国甲醇周度产量均值达189.58万吨,周环比小幅增加1.28万吨,月环比小幅增加5.55万吨,较去年同期172.88万吨,大幅增加16.70万吨。库存方面,截止11月14日当周,港口总库存量125.28万吨,涨4.64万吨,环比涨3.85%;内陆部分代表性企业库存量39.05万吨,跌3.09万吨,环比跌7.32%。需求方面,截至11月14日,西北西北地区部分甲醇代表性企业周度签单量8.21万吨,跌2.89万吨,环比跌26.04%;甲醇行业产能利用率88.75,环比-1.55%;烯烃开工率92.43%,环比-0.26%;二甲醚开工率10.02%,环比+1.31%;甲醛开工率37.96%,环比+0.32%。总体上看,11月港口库存压力持续,短期国内需求变化不大,关注宏观政策影响及进口到港量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意见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期货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以上信息、意见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投资者应当对以上信息和意见进行评估,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在线留言
网上开户
关注期货
扫描下载APP
返回顶部
首页
开户服务
交易日历
登录